原创| 运营分享| 一个月前| 阅读 46 次 | 0赞同 0反对
概述:本篇将以板砖在对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以及个人在参与企业实践观察和反馈提出的个人想法,如果您的想法有所不同欢迎拍砖和补充。
前情提要:在2019和2020年是各种短视频平台爆发的一年,主要体现在直播带货、个人网红这两项数据惊人。很多个人、机构或企业甚至国家单位都认可了这种销售和宣传模式。南抖音北快手都是网站上B站,都是这个时代的掠影。
那么短视频对一般企业而言有必要做吗?答案是肯定的!
个人宣传的传统方式离不开话题炒作,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需要对话题本身的打造付出诸多努力,但是成功概率极其微小,而且在传统的宣发方式中我们看到的低俗营销数量更为明显。
那么在短视频时代,个人的宣传往往基于“人设”做持久价值宣传。在网站平台上,人设是根据内容分类来贴标签的,按照质量反馈来做排名的;而在抖音等短视频上人设主要是根据个人打造的故事情节、人物职业、人物专业素养等方面。
IP+专业标签=专业人设。举两个例子,在B站“罗翔说刑法”中,个人IP是罗翔,专业标签是法律讲解;在抖音“小川说房”中,个人IP是小川,专业标签是说房。
而剧情号对于标签没有直接定义,因为剧情是多变的,也有一部分剧情号只针对一个场景做出不同的剧情。两种剧情号的效果对比没有非常大的波动,影响波动范围的往往是剧情质量、拍摄质量。
企业宣传的传统方式基本围绕4P营销理论,即产品本身、价格、渠道、促销。虽然全国电商化、信息化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企业的营销思路也很久没有变化。
在2020爆火的短视频时代,很多企业虽然也跟风开启了直播、短视频,但是做好的企业寥寥无几,主要问题在于以我为主的经营思维难以转变。
那么以我为主的经营思维是什么思维呢?以下这几个场景您是否遇到过:
这4个问题是不是很形象,那么我们用普通人的视角来解答一下为什么以我为主的经营思维不能收获 好感:
接下来我要分享我在零售行业中亲自参与的短视频与直播的营销矩阵。
某零售企业周年庆会展现场第二天,人流减少明显,到访量约2000-3000人左右,我们现场启动了以企业抖音号+短视频+个人抖音号的营销,并取得一些数字上的成绩:
本次转变当天,明显感受到的是两个号关注粉丝增加,单个视频播放量过万。但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DAU指标下降。分析原因是内容跟不上,因此第二次营销矩阵刺激。
接下来入镜大表妹继续按照剧情号日更内容,打造不那么惹人讨厌的卖货人设:
在此过程中,个人号粉丝数量稳定增长,但是还没有出现爆款视频。(至于后续···因为还没有发生,所以有新的进展会在此篇更新)
本频道需要登陆后才能评论,请登录